這個問題真的很有趣,我先講一個以前工作上遇到的經歷。 我曾經在一家有一定規模的動畫公司待過一陣子, 公司有做過幾隻短片,得過一些獎,開發了一些人物, 但是主要的業務還是代工廣告的特效。 當時公司一直想要轉型, 所以認為手上有的幾個角色可以發展成為動畫電影, 然後當時復聯大紅, 公司的主管(資訊科技出身)、公司的老闆(業務出身)就成天要我寫劇本時, 考慮到「宇宙」,能不能我們的好幾部故事最後也集大成者, 用某種微妙的關係連結起來,然後成為XX宇宙。 然後我就離職了。 誇張一點說,雖然我想迪士尼大概沒這樣想過, (或是錢鼠真的這樣想過就太陰謀論了) 但是在「宇宙」這件事情上,我認為迪士尼做到了某種星戰計畫式的戰略成功。 所以不管DC怎麼拚了命要追趕, 迪士尼永遠一副坐高高看馬相踢的悠然,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屁話, 什麼大家一起把餅做大啦,期待華納的成功啦,我們不是競爭對手啦blabla, 如果真的腹黑算計到這種地步那錢鼠真的是大魔王了, 引誘大家來做「宇宙」,然後最後剩他一個人獨占。 如果連遠在台灣的一個小動畫公司都夢想著做「宇宙」, 那六大的口水大概在復聯後流到要水災了。 先說結論,只有迪士尼能做宇宙, 其他要搞宇宙誰做誰死。 因為迪士尼先天上和其他五大公司是不同的公司, 在產品開發、製作、資金流、管理、販售上, 迪士尼和其他電影公司賣的是不同的東西。 迪士尼是一個跨媒體的巨人,他涵蓋了娛樂產業的「所有」面向, 所以迪士尼今天賣一部電影,他能夠回收的範圍, 除了電影票房本身以外, 還有周邊電視頻道、網路、實體商品商標、樂園(很多時候樂園收入是最高的) 電影本身是個火車頭,是個巨大娛樂商品的行銷旗幟, 後續回收的方式多的是,而且大於電影本身。 所以其他電影是拍電影賺電影票, 迪士尼是拍電影賺電影票然後後續從其他業務賺更多錢。 對待電影的思考上,原本就會迥然不同。 這樣當然有缺點,迪士尼的電影本身很難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 除了一些收購的子品牌還能夠維持創作的自主性以外, 迪士尼自家產品永遠是迪士尼的品牌形象大於主創本身, 所以迪士尼當然喜歡找沒那麼大牌的編導演, 一方面容易控制,一方面迪士尼在跨部門跨領域的通盤考量和控制上, 就是他們本身最擅長的事情。 所以迪士尼的東西,往往平庸,但不會到真的砸鍋, 因為是嚴格控管下的工業產品。 所以可以看到每年奧斯卡獎季,迪士尼往往不太熱衷, 因為奧斯卡片不賺錢,而桂冠對於迪士尼來說不那麼重要, 真的想要獎,去買下一個會得獎的公司就好(所以迪士尼買過米拉梅) 但後來覺得拿獎沒有太賺錢,所以就賣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迪士尼的財務和管理方式乃至一切的思維, 跨幅都遠比其他電影公司來得大。 其他電影公司是,一年就那幾部大片,如果這幾部大片賠了, 公司就會面臨危機,然後下一部片當然就會腰斬。 拍電影像是賭博,就算站到了六大的位置,拍電影還是賭博。 一個系列可以讓一個公司爆發,也可以讓一個公司垮台,比比皆是。 任何片都是:有一部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部, 下一部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下一部, 電影製作動輒數年,中間只要有一點的風險就會全盤皆輸, 沒有任何迪士尼以外的公司,有能力真正去規劃那種五年十年的計畫。 對於公司來說這片賣錢就謝天謝地了,誰知道明天的事? 對於主創編導演來說這片拍好就功德圓滿了,誰能考慮五年後的事? 你問一個朝不保夕的賭徒,五年後會在哪裡,誰能告訴你? 但是迪士尼搞了宇宙出來, 好像沒什麼了不起,每一部片也不過就那樣,為什麼我不能? 先說宇宙和過去的電影有什麼差別? 宇宙最重要的是跨部整合,而不僅僅是續集而已。 所以007是續集,哈利波特和魔戒也是續集, 角色故事世界觀延續,是一條直線的延伸。 宇宙是跨部整合,是不同角色、不同世界觀、不同概念卻彼此交集呼應, 能獨立也能分開,是一個網絡的概念。 很多條線時而平行時而交錯。 這件事情,在電影這麼預算極高、風險極大的產業裏面, 迪士尼確實是第一個做到的。 那要做到這件事情,當然資金、流程、人力、品質等等的控管對於管理能力要求極高, 想想光是要喬斯溫頓花幾年的時間去整合這些故事, 就可以知道難度多高。 順道一提,華納給大衛艾亞六周寫劇本, 要不砸鍋比登天還難。 所以諾蘭聰明不做跨部整合,因為搞宇宙, 基本上誰做誰死。 一個廚師和連鎖店是不同的,三商巧福和麥當勞是不同的。 一個廚師要做得比麥當勞不難,但是要賣到全世界如此一致的產品, 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我那時候在動畫公司,聽到主管興致沖沖地說要搞宇宙, 我的心情好像巷口雞排攤的工讀生, 聽到老闆說:有人說麥當勞做的是房地產, 那我們也用雞排攤來做房地產投資, 你去開發一個可以讓周邊物件漲價的雞排配方吧。 總之,宇宙太好賺了,看起來也沒什麼不是嗎?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當年蘇聯看到雷根搞星戰, 然後,索尼把好好的蜘蛛人砸了。 原本拍得好好的驚奇再起,為了幾年後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的「宇宙」, 連什麼Venom、邪惡六人組的東西都預定要拍了,然後第二集就毀了。 沒有超級英雄的環球,搞怪物宇宙,也毀了。 派拉蒙也說要搞宇宙,但是除了麥可貝這個模範生操盤的變形金剛以外, 其他大概也不了了之。 福斯比較聰明一點,沒有談太多什麼宇宙, 畢竟自己砸鍋過,好不容易找了馬修沃恩救場,不過X戰警時好時壞, 只要野心不太大應該不會慘輸。 大家手上拿了黑桃J和黑桃10,就一心想要同花大順, 能夠贏的小牌全部丟掉,我是迪士尼我也不覺得這些人是對手, 成天說一些屁話鼓勵大家就好。 其實,如果這些製作公司不要心太大, 謹慎地把手上的牌打好,還是可以玩得贏, 不管是羅根、神力女超人、死侍, 都是典型案子小、期待低,野心低,然後高層不想介入太多或賦予太多目的, 打出成績的好案例。 這些製作公司也不是笨蛋, 因為顯然他們在中低成本的單部電影上的操作, 經常是出色的。 但是膨脹到想要控制不能控制的東西, 那就會進退失據了。 迪士尼在整體的操盤下,做了很多我很同意的例子,也有很多我不同意的例子。 像是挖掘新導演,像是劇本的流暢性為第一優先, 可以看出迪士尼在劇本的世界觀整合花的心力遠比美術視覺特效等多得多, 要拍得比漫威系列漂亮不難, 但是劇本的流暢要比漫威來得順很難,尤其考慮到跨部整合。 每一句台詞、角色形象的樹立、故事的調性與風格, 一致都走在一種幽默喜劇的路線上,並且定位好每個角色, 這是極為困難的事情,為此也犧牲了反派的分量和嚴肅性, 而且在複雜的整合上也失手過,復聯二就是一個不好的電影, 但其他人全部不及格的狀況下,61分已經是書卷了。 我不覺得是溫頓的錯,我覺得他被榨乾了。 我記得他退出時好像也表示類似的,筋疲力竭的狀態, 跨部整合的難度極高, 要寫好一本劇本就很難了,要整合好好幾本劇本更是難如登天, 我認為影史應該記上溫頓一筆。 但我最矛盾的電影是蟻人, 那時候我最期待的是愛德加萊特的加盟, 我那時候覺得,這個逐漸走向流水線的產品, 居然要加入一個真正才華洋溢的藝術家, 一個鐵桿漫畫宅,有著真正漫畫幽默感和原創性的導演, 但後來在劇本開發階段就換人,這件事情讓我很震撼, 迪士尼真的願意為了維持產品的穩定,去除任何不穩定因子, 即使那個不穩定因子可能是極好的。 這件事情讓我痛心,也讓我無法欣賞蟻人,覺得那部片無聊透頂。 但是後來想想,蟻人說不上讓人印象深刻,但也沒真的到爛片, 票房也亮眼,證明賽爾提克無情交易掉IT換了KI是正確的, 而愛德加萊特不走迪士尼顯然路子更廣,那就放過彼此吧。 所以漫威系列,獨立性格的大導演難以融入, 但是有潛力的新人一個個被挖掘出來, 詹姆士昆恩的第一部星際異攻隊真是出色極了, 跟迪士尼那種青少年趣味的冷笑話風格簡直完美合拍。 總之,搞宇宙這件事情,就看華納什麼時候清醒了。 但是當局者迷,更何況高層考量的是自己的算盤,所以DC宇宙,我認為沒救了。 而且重啟幾次都沒救了。 就看這句話正不正確了。 為什麼DC搞動畫好好的,電影會這麼糟呢? 因為懂看電影的人就知道,看電影,要看預算低但是不能太低的, 預算高的電影,最好的成績往往就是平庸而已。 預算低,創作者自由度大,才會有驚喜,預算太高, 每個人手都要下來攪兩下,最後就是四不像了。 待過公司的人大概都會知道這種感受, 很多公司主力要做的項目,基本上就是哄老闆的玩意, 要做好東西要躲開老闆的關注,爭取到一個獨立的資源和時程, 才有機會有真的出色的產品。 除非,老闆超厲害,但是根據管理學的彼得定律,主管都是不適任的。 所以以這個前提來看華納, 我會用進退失據,毫無章法來形容對DC的操作, 前期盲目給了史奈德太多自由,沒有注意到史奈德的缺陷, 史奈德敘事上有一個偏執,他相信符號可以取代戲劇動作和情感的敘事, 但是不是你放一幅油畫或一百幅油畫, 觀眾就會自動去同理或共鳴角色,至少百年來好萊塢的敘事不是這樣發展的, 角色建立,衝突形成,兩者互相推升形成戲劇張力, 這是我唯一知道的劇本理論,所以史奈德和他的粉絲我始終無法共鳴, 不過不管我個人意見,顯然很多人也無法接受, 但華納居然覺得這個問題不大,明顯是過去的成就得出的錯誤結論, 史奈德不是諾蘭, 要整合宇宙最重要的不是美術能力,是劇本能力。 但我還是要給史奈德一個歷史定位: 如同當年舒馬克給自己的歷史定位-給蝙蝠俠奶頭的人, 史奈德的歷史定位是-幫超人脫下內褲的人。 給史奈德太大的權力, 給大衛艾亞太少的權力,六周寫劇本的事情很誇張但有發生過,這就算了 叫預告片公司來剪正片,這個根本是破天荒的創意, 自殺突擊隊也如高層願成為華納史上創意的見證。 接下來到了正義聯盟,乃至之後不管重不重開, 我認為華納DC都會是: 單部小格局偶有佳作, 跨部大格局群戲肯定砸鍋。 BTW,我不只聽到我待過的公司談「宇宙」, 我很想跟這些製作人說:如果華納索尼環球等等全部砸鍋, 只有迪士尼才能搞宇宙,你覺得你憑什麼搞宇宙? 最後,作為一個觀眾, 要有尊嚴。 製作公司亂搞,不要那麼M去進貢票房。 把錢留給那些願意用心做作品的公司, 就像當年AV女優一起抵制格雷,為年少時代發聲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E3R8twHrw
[embedded content]
推 kuninaka: 推 12/02 14:34
※ 編輯: nightlight39 (1.164.168.245), 12/02/2017 14:38:19推 mysmalllamb: 推,很有道理! 12/02 14:39
推 kuninaka: 不過如果鋼鐵人沒成功,後面什麼都沒有了 12/02 14:39
→ kuninaka: 鋼鐵人這部賭博很大 12/02 14:39
鋼鐵人很成功,但是一般製作公司等級的成功, 其他團隊不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電影, 那時候還是漫威自己搞的,是巨大的成功, 但是到了復仇者,迪士尼把競爭水平從戰鬥機拉到太空尺度, 其他人就自爆了。 ※ 編輯: nightlight39 (1.164.168.245), 12/02/2017 14:41:12→ kuninaka: RDJ過氣吸毒明星,導演沒聽過 12/02 14:40
推 iamserene: 推 12/02 14:41
推 Zsanou: 推 12/02 14:41
→ eva00ave: 迪士尼買下m家不是第一階段後的事嗎 第一階段還算有導 12/02 14:41
from movie http://ift.tt/2Azpsqz
運動彩券 | 最高返水0.98精彩運動MLB、NBA比賽、直播
六合彩球 | 香港六合彩、大樂透、威力彩、今彩539
真人娛樂場 | 百家樂、德州撲克、麻將遊戲、21點、13支
電子遊戲 | 水果盤、捕魚達人千炮版、骰寶、輪盤
黃金期權 | 全新開放 、 股市 、 黃金 、 外幣
百鬼夜行 | 30線、4500倍、拉霸、五鬼運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